哈电集团:70载书写光荣与梦想

2021-08-07 15:36 哈电集团

/index.php/article/2021/08/267

央广网哈尔滨8月6日消息(记者臧喆 通讯员李天彪)70年,哈电集团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气魄和滚石上山,蹚河过坎的勇气,在共和国装备制造历史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筑起了装备强国的丰碑,祖国将永远不会忘记,发电制造行业将永远不会忘记。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184.9万千瓦,发展民族工业,建设发电装备基地刻不容缓。1951年6月6日,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我国发电设备制造第一个基地在哈尔滨奠基建设。从此,哈电人在祖国边陲哈尔滨昔日荒凉的跑马场上汇集起了装备兴国的激情。

70年前,哈电集团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轮机组,结束了我国不能自行生产发电设备的历史。70年后,哈电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顺利并网运行,让中国水电技术登上了世界的最高峰,走进“无人区”。

曾经被称为“三大动力”的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合并组建了哈电集团。70年的风雨历程,1250倍的跨越,以哈电集团为代表的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从零开始,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用70年赶超了西方国家130多年的历程。

70年传承创新,哈电集团已经成功把过去时的“制造”演绎为现代时的“智造”。一代又一代哈电人瞄准世界,高端站位,模范地扛鼎着央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数以万计的发电设备源源不断地把“光明”输送到全国各地和世界相关国家。全国装机占有率三分之一,世界水电装机占有率头拔头筹,为国家争得了数不清的荣誉,更为我国和相关国家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澎湃不竭的动力。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哈电集团照亮了新中国工业前进的路程。

“三大动力”70年的发展史,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缩影,也是秉承红色基因,创造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电力装备史。

哈电集团是在国家“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项沿革发展而来,是中央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今天,哈电集团累计生产发电设备4.6亿千瓦,形成了以核电、水电、煤电、气电、风电、船舶动力装置、电气驱动装置、电站交钥匙工程等主导产品的产业布局,引领和推动了中国发电设备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发展之路。

回眸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长子哈电集团的成长轨迹,像黄河惊涛骇浪,似长江波涛汹涌。她的每一次进步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她的每一次发展都与祖国紧密相连,她的每一次跨越都与世界紧紧相牵。

1951年建设中,哈尔滨电机厂就挑起了重担,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指示,“抢制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能够尽快发电”。接到中央的命令之后,机械部从全国各地调集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来到哈尔滨电机厂,开始组织抢制发电机组,拉开了中国水电从无到有的序幕。当时的中国只是照着国外的图纸对零部件进行组装,只能进行作坊式的生产。靠着传统的加工方式,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哈电人通过艰苦努力,逐一攻克了研发制造的瓶颈,该机组于1951年12月22日完成转子超速总装试验,后被安装在四川龙溪河下硐电站,1959年迁到四川苏雄水电站,一直服役了近60年。

70年来,哈电集团不但研究制造出了国产第一台水电机组,还有第一台电站锅炉、第一台电站汽轮机、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第一台舰船主动力装置等200多项共和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装备。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加快提高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水平和能力,适应发电设备市场成套的需要,在国家的支持与鼓励下,由原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绝缘材料厂、阿城继电器厂组建了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2017年更名为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90年代,经国务院、原机械工业部和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哈电集团在国内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将生产经营主体组建成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公司,于1994年在香港联交所H股上市,成为我国首批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1983年承建的巴基斯坦古杜电站,是哈电集团承接的第一个国际EPC项目,也是我国首个走出国门的大型发电机组,开创了中国电站设备成套出口和承建国外电站“交钥匙”工程的先河,让世界为之惊叹,中国电力装备企业迅速成为世界动力装备行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凭借“追求用户的满意,履行社会责任”的服务理念和攻坚克难的精神,相继开辟了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印尼、苏丹、蒙古、孟加拉、厄瓜多尔、土耳其、阿联酋等国际市场,走向了世界。

世界需要哈电集团,哈电集团也用实际行动融入世界。2015年,世界首台最高参数的华能安源电厂660兆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和世界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标最优、环保最好的华能莱芜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相继投运,一举成为世界绿色煤电的标杆示范机组。2016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哈电集团“燃用准东煤超超临界锅炉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摘得“中国工业大奖”桂冠,成为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70年风雨无阻,70年砥砺前行,70年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给予了哈电集团永恒动力,成就了中国动力光辉岁月。哈电集团坚决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切实履行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三大动力”70年的发展史,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民族工业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科技自立自强史,也是一部创新无限、动力不竭的创新发展史。

70年来,哈电集团坚守“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公司使命,大力弘扬“创新无限 动力不竭”的公司精神,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70年来,拥有有效专利3712项,其中发明专利826项;完成各类科研课题4657项,开发新产品1744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8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288项;国家重大专项19项,稳稳站在了世界电力装备制造的“C位”。

70年来,哈电集团始终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1980年底,哈电集团成功制造出当时我国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1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后又相继完成了12套。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大型水电机组,在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机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质量金牌,这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获得的最高荣誉。202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一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进行隆重表彰,其中由哈电集团参与建设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等两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成为我国少有的拥有3项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企业。作为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三峡工程启动后,世界优秀的发电设备企业汇聚在中国。在三峡左岸机组建设中,哈电集团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从参与三峡左岸建设到三峡右岸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就完成了角色转变,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创造了创新发展领域的“三峡模式”,开创了中国巨型水轮机组设计制造的新纪元。

70年来,哈电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推动技术进步。拥有一批世界先进的科研、试验、加工、检测等设备6000多台,建成了世界先进的核主泵全流量试验台、高水头水力机械模型试验台和综合性燃烧试验中心等大型试验设施。攻克了巨型水电机组设计制造等世界难题,自主研制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燃用褐煤锅炉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型高效百万千瓦等级汽轮机技术国内领先,承制的世界首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实现满功率运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主泵屏蔽电机样机成功交付,关键技术实现100%国产化,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设计、制造核电轴封主泵和屏蔽主泵电机资质和能力的企业。

与此同时,在气电、通用设备、新产业等其他方面都取得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9HA.01、9F.05、16MW和25MW燃气轮机获得示范项目。研制出世界最大压裂泵变频电机,打破了国外垄断。中国首台9FA重型燃机、西气东输燃驱电驱设备、6500兆伏安冲击发电机、防爆电机、世界首台300兆乏大容量全空冷新型调相机、中国首台国际先进30万千伏安立式脉冲发电机、世界首个非并网风电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等技术和装备相继在哈电集团问世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十三五”以来,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C4机组竣工,采用的核主泵为哈电集团自主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套出口的自主化核主泵。哈电集团提供核心动力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2021年初顺利投入商业运行,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是我国最新设计和开发的第一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商用规模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型核电站。作为国内唯一具备自主制造“华龙一号”轴封式核主泵能力的设备供应商,哈电集团拥揽了华龙一号、AP1000等系列核电产品的研发制造实力,率先实现核主泵的国产化、自主化生产。阿联酋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1号机组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世界第一个能实现双燃料满负荷供电的电站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宣告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东地区首个中资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电站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十三五”以来,哈电集团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19年,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电站商用远程智能诊断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丰满水电机组全寿命周期远程智能诊断服务支持系统”成功通过新产品技术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填补了我国在电站智能运维方面长期空白。哈电集团“互联网+服务”电站服务平台于2019年正式上线,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权威的问题沟通及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系统服务,更进一步提高了哈电集团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哈电集团正不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相融合,通过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方式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高效自适应焊接机器人、CMT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开发应用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引领企业智能制造实现“多点开花”。

“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加大长期稳定的科技投入力度,累计科技投入70多亿元,年均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4.97%以上。哈电集团建立以集团级研发部门、企业级研发部门、企业级工程设计部门的三层研发体系。2016年以来,先后成立中央研究院,舰船动力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所、海洋智能装备公司等。

70年勇攀高峰,70年创新驱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哈电集团始终站在电力装备技术发展最前沿,以大无畏的气概和舍我其谁的英勇,为一个个电厂装备了“中国芯”,挺起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无愧于 “顶梁柱”“压舱石”的国有企业标签。

“三大动力”70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成长壮大,收获光荣与梦想,不断超越、创造辉煌。

70年来,哈电集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履行央企责任,服务国家战略,走在前列。“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累计生产发电设备、电站锅炉、电站汽轮机,分别较“十五”期间增长68.2%、67.5%、23.0%。“十三五”期间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较“十五”期间增长231.7%,累计实现利润较“十五”期间增长113.5%,累计实现订货较“十五”期间增长53.1%。

哈电集团积极落实“双碳”新要求,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开拓风电、光电、氢能、生物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领域,正在由传统能源产品为主向绿色低碳产品和产业转型之路上阔步前行。2021年5月15日,哈电集团与兴湘集团合作,对湘电风能公司重组。新设立的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目前具备年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000台能力,双方将发挥人才、装备等优势,打造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

党的十九大以来,哈电集团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集团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创新驱动力愈发强劲,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9%,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9%,人均工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职工生活更殷实、更幸福,生动彰显了哈电集团的人民性、世界性、创新性、变革性和政治性。2020年5月17日,哈电集团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文山市正式脱贫摘帽,历史性摆脱千年贫困,取得关键之年的决定性胜利。

2018年9月18日,哈电集团首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描绘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明晰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发出了紧紧围绕“12348”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号召。

2020年11月28日,哈电集团党委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哈电集团“十四五”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议》,明确了公司“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举措、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创新哈电、绿色哈电、数字哈电、开放哈电、幸福哈电”温暖人心,“62858”的总体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奋斗70载,装备“越千年”,从头越。哈电集团将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央企“国家队”的使命与重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

 

 

猜你喜欢